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的流行特点与防控方案
01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简介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病毒(IBV)属于γ冠状病毒亚科(新冠属于β冠状病毒亚科),是已知RNA病毒中基因组最大的病毒,直径约80-nm,为线性单股正链的RNA病毒,由于IBV的RNA复制过程中具有不连续的转录机制以及RNA聚合酶的不完全校对机制,使得IBV容易发生基因重组和点的突变、缺失、插入等,出现新的基因型、血清型,从而给本病的防治带来很大的困扰。 IBV基因组全长约27-32kb,主要编码4种结构蛋白:纤突蛋白(S),核衣壳蛋白(N),膜蛋白(M),小包膜蛋白(E)。病毒通过纤突蛋白(S)上受体结合域(RBD)与宿主细胞受体(ACE2)蛋白结合;在S蛋白S1和S2亚基间存在Furin蛋白酶切割位点。S1蛋白与病毒感染性、致病性、毒力、组织亲嗜性相关;使病毒吸附到细胞,能诱导抗体的产生和细胞免疫,是决定血清型特异性抗原决定簇,S1基因是变异性最大的基因,核苷酸差异性可达50%以上。依据S1基因全长测序可以将传支病毒分为2大群(Ⅰ群和Ⅱ群,S1基因同源性低于70%),29个谱系,我国主要流行毒株主要是Ⅰ群,占比90%以上,瑞普生物自年分离到Ⅱ群(基因Ⅵ型毒株)毒株。 02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危害 鸡群感染传支后的临床表现及危害,取决于感染日龄、毒株毒力、继发感染等因素,感染日龄越早,对机体的损伤越严重。 一般而言,商品代蛋鸡在2周龄前感染传支,会出现呼吸道或肾肿症状,导致输卵管被永久破坏,开产后出现假母鸡的比例最高可达26%。在2-16周龄感染传支,会导致输卵管发育不良,输卵管内有大小不等水泡,开产后出现假母鸡的比例一般在5-10%。开产后感染传支,则会影响产蛋和蛋壳质量下降,产蛋率一般会下降5-30%不等。所以说,预防假母鸡产生的关键,就是要做好鸡群开产前对于传支的防控,尤其是育雏期。 临床上,假母鸡的剖检症状一般有以下4种。 03 流行现状及防控难点 渤海农牧对年分离到株传支分离株的S1基因序列测序结果表明,当前我国流行的主要基因型为:QX型(占比约71%)和4/91型(占比约16%)。 (数据来源:天津渤海农牧产业联合研究院有限公司) 目前,针对传支防控存在的问题,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3点。 01 传支毒株种类多,疫苗毒株不对型 基因型多:有2大群,29个基因型,我国报道的有9个。 血清型多:我国至少有4种血清型,H型、4/91型、QX型、TW型等。 疫苗毒株种类多:H、H52、Ma5、4/91、LDT3、28/86、SZ、QXL87等。 02 部分疫苗毒株的残余毒力过高 选用该类疫苗后,轻者引起呼吸道副反应,影响鸡群的生长发育,严重者影响输卵管发育,导致产蛋期出现假母鸡。 03 免疫程序的制定不合理 选用的疫苗毒株与当地的流行毒株不匹配; 不同毒力的疫苗,使用的日龄不正确; 不同的免疫方式,使用的免疫剂量不准确。 04 防控方案 针对传支免疫需要,考虑以下四方面因素。 1、早期免疫:提前占位,防止早期感染; 2、放大效果:活疫苗不同毒株交叉使用、灭活苗间隔配合加免; 3、加强免疫:产蛋期间,每6-8周免疫一次传支活疫苗; 4、慎选疫苗:避免使用毒株不匹配或毒力过强的疫苗。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参考免疫程序 05 锐新支产品核心工艺及优势介绍 01 瑞普专利耐热保护技术,效价更稳定,效果更确实 锐新支使用专利耐热保护技术,37℃放置1天效价不降低,37℃放置10天下降0.5个滴度,客户在贮存、运输、使用过程中,疫苗效价不会因外界因素影响而降低。 02 优选毒株、克隆组合 毒株合理配比,优化每种毒株的抗原特性,对ND及各类型IB(呼吸型、生殖型、肾型及变异型)均能提供良好的免疫保护,鸡群使用后可以提高免疫保护率,减少疾病感染。 03 采用纯化技术,疫苗溶解迅速,溶液澄清 锐新支在室温(22-25℃)和低温(2-8℃)环境下加液即溶,且溶液澄清透明,可以满足客户喷雾免疫要求,同时降低点眼滴鼻免疫副反应。 技术审核丨欧阳焕强 排版丨郭晶晶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luanguanyanawf.com/slgyyy/9758.html
- 上一篇文章: 此次禽流感传出两个坏消息,严重程度超想象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