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灌肠

灌肠疗法是以中药药液或掺入散剂灌肠,以治疗疾病的一种方法。灌肠疗法起源较早。早在汉代张仲景《伤寒论》中就有用猪胆汁灌肠治疗便秘的记载。

理论基础

(1)、作用于肠道本身,治疗肠道疾病及相关症状。最常见的是便秘、肠梗阻、溃疡性结肠炎。

(2)、作用于盆腔周围组织器官,局部给药直达病所。最常用过妇科相关疾病,比如盆腔炎、输卵管疾病。

(3)、按照中医理论“肺与大肠相表里”,解决肺部病变,包括发热、咳嗽等疾病。大肠属于足阳明胃经循行部位,治疗阳明经相关疾病。

现代研究发现药物通过直肠吸收后,一是通过直肠中静脉、下静脉和肛管静脉,绕过肝脏直接进入大循环,即防止和减少药物在肝脏中发生变化,又避免了胃和小肠对药物的影响;二是通过直肠上静脉,经门静脉进入肺脏代谢后,再循环到全身;三是通过直肠淋巴系统吸收后,通过乳糜池、胸导管进入血液循环。由此可见,直肠用药有利于药物作用的发挥,也突出了中医辩证论治的特点。是一种根据传统医学理论现现代科学实践相结合的一种全新观念的安全高效疗法,它对病人无痛苦、作用快、疗效高、毒副作用少、操作方便、费用低廉。

适应症、禁忌症

适应症

发热、咳嗽等肺部相关疾病,腹胀、便秘、胃痛等消化系统相关疾病,前列腺炎、妇科附件炎、盆腔炎等盆腔局部病变。

禁忌症

急腹症、肠道手术、肠伤寒、严重心脑疾患

扫码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luanguanyanawf.com/slgyyy/970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