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案信息技术
第二十章国际疾病分类与手术操作分类 09 第九节手术操作分类各章解释 SUMMARY 一、操作和介入,不能分类于他处(00)(一)编码规则 本章作为“操作和介入”的分类,其标题注明“NEC”,说明有些具体部位操作和介入并不分类于本章,而被分类于相应身体系统章。 (二)编码要点 00.0治疗性超声 00.1药物制剂 00.2血管的血管内显像 00.计算机辅助外科[CAS] 00.5其他心血管操作 00.6血管操作 00.9其他操作和介入 本章是新增的内容。医院世界卫生组织疾病分类合作中心翻译出版了ICD-9-CM-是年版本,并增加了年、年和年的修订内容,其分类内容明显落后于时代的发展。尤其手术操作分类的发展日新月异,不断有新的设备产生,有新的疗法诞生,手术操作发生了重大变化。内镜的运用更为广泛,且由过去的单纯检查发展到了兼有治疗功能。介入治疗更是近年来飞速发展的技术。 并非所有的介入治疗都分类到这里。例如,介入性磁共振被分类到了其他诊断性和治疗性操作一章,编码为其他诊断性和治疗性操作。 1.介入治疗 介入治疗是利用现代高科技手段进行的一种微创性治疗,是在医学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特制的导管、导丝等精密器械引入人体,对体内病态进行诊断和局部治疗。介入治疗应用数字技术,扩大了医师的视野,借助导管、导丝延长了医师的双手,它的切口(穿刺点),仅有米粒大小,不用切开人体组织,就可治疗许多过去无法治疗、必须手术治疗或内科治疗疗效欠佳的疾病,如肿瘤、血管瘤、各种出血等。介入治疗具有不开刀、创伤小、恢复快、效果好的特点。 2.超声显像 超声显像检查技术是指运用超声波的物理特性,通过高科技电子工程技术对超声波发射、接收、转换及电子计算机的快速分析、处理和显像,从而对人体软组织的物理特性、形态结构与功能状态作出判断的一种非创伤性检查方式。 .介入性超声 介入性超声是指在超声引导下,对各脏器病变进行穿刺活检、治疗的先进诊疗技术。也就是B超为穿刺针指出前行的方向,然后对病灶处各个击破,属微创伤性治疗。 4.超声操作的编码方法 在分类中A超、B超、M超和彩色多普勒编码并没有区别。 (1)治疗性超声(介入性)00.0 血管治疗性(不包括:非冠状动脉成形术9.50;栓子切除术8.01,8.02;动脉内膜切除8.11,8.12) 血管非治疗性(血管内显像)00.2 传统的冠心病检测方法是用心电图,但准确率不足60%,近年来选择冠状动脉造影一直被认为是诊断冠状动脉狭窄的主要方法和标准,然而血管造影只能反映血管腔造影剂充填的轮廓,当冠状动脉管狭窄程度在40%以下时,造影就不能发现。血管内超声显像可以准确反映病变的性质及程度。是评价冠心病新的“金标准”。 非血管性的00.09(不包括:泌尿系统碎石术59.95,55.04经尿道激光引导前列切除术60.21) (2)诊断性超声(非侵入性超声) 一般诊断性88.7 特殊器官:眼95.1,内耳20.79 超声分类可分概括为: 介入性超声 非治疗性超声:血管内超声显像00.2 治疗性超声00.0: 循环系统治疗性超声00.01-00.0 非血管治疗性超声00.09 诊断性超声 一般诊断性88.7 特殊器官: 眼95.1 内耳20.79 心内超声心动图7.28 5.药物制剂 药物制剂的应用一般不需要分类。涉及药物的操作编码有两处可以分类,一处是在00.1编码,主要是一些新的肿瘤用药。例如,白细胞介素-2[IL-2],目前应用于主要对肿瘤的治疗,还可望用于病毒感染、免疫缺陷病及自身免疫病的治疗。白细胞介素是非常重要的细胞因子家族,已取得克隆化的基因、明确产物的性质和活性并获得国际会议认可的成员已达18个,他们分别被标-1,2,…,18。另一处涉及操作编码的药物是99.1和99.2编码,除99.25肿瘤化学治疗性的药物外,其他是非肿瘤性的治疗药物和药剂,治疗的方式是通过注射和输注。 6.计算机辅助外科 计算机辅助外科(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luanguanyanawf.com/slgyjc/9816.html
- 上一篇文章: 种鸭产蛋大小不均,商品蛋鸭沙壳蛋多,蛋壳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