揪心一女童肚子鼓,竟藏着十几厘米的肿瘤
宝宝肚子圆滚滚的 像个小西瓜,很是可爱 不少老人家觉得这是养得好的表现 然而,各位家长请注意! 殊不知,圆滚滚的肚子里 可能藏着…… 先看一个案例↓↓ 2岁女童肚子鼓 原是肿瘤惹的祸 几个月前 家长无意中发现两岁多的童童(化名) 腹部有一侧隆起明显 没喊肚子疼也没呕吐 谨慎的家长还是带童童 医院做腹部增强CT检查 显示盆腔囊实性占位 之后,他医院 (医院) 以“腹部肿物”被收治入院 医院时 腹部肿瘤有十几厘米 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后 在右侧颈内静脉输液港植入术+骨髓穿刺术 术后经过三个疗程的化疗 肿瘤缩小到四五厘米左右 7月6日 医院外科副主任医师 医院外科专家姚伟 为童童做了右侧单侧输卵管-卵巢切除术 (卵巢恶性肿瘤根治) 患儿正在进行手术。 手术过程顺利,术后恢复快 三天后童童已经能下床玩耍了 才两岁的孩子 就要承受化疗和手术的痛苦 想必各位家长看完都有无数疑问 下面为大家一一解答 小孩为什么会得肿瘤? 不少人会有疑问 小孩子为什么会得肿瘤呢? 之前听说的儿童肿瘤 比较多是淋巴瘤、白血病 像童童这类实体肿瘤的了解得并不多 据悉,国内数据显示 儿童肿瘤已经成为仅次于意外伤害的 第二大儿童死亡原因 而不管是儿童肿瘤还是成人肿瘤 比例都在上升 姚伟介绍,儿童肿瘤其实跟成人肿瘤还是有比较大差别的。儿童肿瘤,更多是胚胎期就携带的,在孩子生长发育过程中会以多发畸形等方式表现出来。儿童肿瘤只要去除病灶,基本就属治愈了,治疗后的生存率总体来说能达到85%-90%,如果是早期发现,基本能达到90%以上。为此,儿童肿瘤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有助于治愈。 家长如何自查? “难发现、易耽误” 是儿童肿瘤最可怕的地方 对于不一定能准确表达身体不适的儿童 家长可以做些什么以早发现问题呢? 姚伟提醒,比如为孩子洗澡的时候,按部位擦拭,一旦发现肿块及时带孩子就诊。被誉为“中国小儿外科之父”的中国工程院院士张金哲也有一句口诀,“洗澡顺序摸全身,预防肿瘤被漏诊”。 洗澡时按部位擦拭,同时顺便摸查全身。主要顺序可按三条线:头颈上肢,前身下肢,后身会阴。或按八字诀的顺序:头颈肩臂腹腿背阴。 家长的手指并拢,边涂肥皂边在孩子的皮肤表面触摸。从头部到会阴、四肢、指、趾,每次洗澡顺序不乱不漏。每次必查全套,养成固定习惯,以免漏掉某处隐蔽性肿瘤,既洗得干净,又摸得全面。 正常淋巴结为可活动、无痛的、小豆形、不坚硬的皮下颗粒,长圆扁形如蚕豆,最长径一般不超过1厘米。 小朋友熟睡时多为仰卧 家长可以用手掌轻按肚脐 注意观察腹部有无肿物、 腹内有无肿胀、腹部有无紧张感 小儿睡熟仰卧位,家长右手五指并拢,以掌面轻按肚脐。慢慢向深层压下,达到脊骨,可感到有脉搏跳动。 一般小儿不特殊肥胖、腹不胀,都能摸到清楚的跳动,并且能摸出一小段血管的粗细与方向。 经验不足的检查者可以耐心反复多查几遍,同时与孩子的腕脉对照,多次实践不难掌握。 姚伟建议 家长也可以每年带孩子做个 腹部彩超检查 费用不高,检查结果也较为准确 这些征兆也别忽视! 除了日常自查和常规检查 孩子入出现以下症状 家长需高度警惕 医院或专科看诊 1.持续低烧。不明原因发烧持续1周以上还不好,特别是经抗病毒、抗生素治疗无效的,应及早就诊。 2.淋巴结肿大。淋巴结肿大长时间下不去,脖子上有很多淋巴结,或淋巴结短时间增大,要警惕肿瘤可能。 3.可触及的肿块。在孩子颈部、腋下、腹股沟、腹部、后腰部等一旦发现肿块,须查明原因。建议家长在孩子睡觉后,抚摸其全身,若哪儿都软平,就没问题,一摸到疙瘩或硬块,要小心。 4.疼痛。较长期的持续性或间歇性的疼痛,如头痛、腹痛、关节痛等,必要时拍片检查。 5.腹胀、呕吐。肠道肿瘤可能引起肠道梗阻,出现肚胀、呕吐等消化道症状。 6.眼球前凸、眼睛疼。眼部的一些肿瘤,可能导致眼部不适。 7.贫血、出血。有不明原因的面色苍白或出血,包括牙龈出血、皮肤有出血点或瘀斑,可化验血排除白血病等。 孩子如有肿瘤,家长如何照顾? 孩子如果有肿瘤 家长在日常生活照顾中 应该注意些什么? 饮食方面,尽量高蛋白饮食,少食多餐,食物以软质为主。对于接受了放疗、化疗的孩子,可以从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开始。饭后不要马上躺下休息,可减少呕吐的发生。 最后,再次提醒爸妈们 给孩子洗澡一定要按顺序摸全身 发现问题赶紧就医! 厦门日报社新媒体中心出品 记者:汪燕妮通讯员:陈苹 |
转载请注明地址:http://www.shuluanguanyanawf.com/slgyjc/12208.html
- 上一篇文章: 新华拒赔卵巢癌,有道理吗
- 下一篇文章: 没有了